做期货配资 填补新就业群体保障空白,亟待有效方案
胡玲玲路董萌
实习生马华君苏州报道
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、经济学教授张丹丹团队通过实证研究,调查了以外卖骑手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现状:骑手参保意愿普遍较低,仅有10%的人愿意在一定程度上个人支付社保费用。
而且,在社保问题上,“专送”和“众包”骑手的看法明显不同。“专送”的外卖骑手对于缴纳社保持有积极态度,也对跨区域社保转移接续、工伤保险覆盖范围等细则有了更多期待。“众包”骑手则认为,比起“看不见”的保障,“拿到手的现钱更重要”。现在,他们需要不断延长工作时间来达到之前的收入,并不愿为这样“过渡职业”的社保买单。每天上线接单时,平台会扣除2.5元用于购买商业保险,很多骑手在老家购买“新农合”,他们觉得维持现状也还不错。
自2022年7月1日起,北京、上海、江苏、广东等7省市在出行、外卖、即时配送、同城货运行业开展“新职伤(即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)试点”。2025年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,试点省份将从7个增至17个,并逐步推广至全国。
与工伤保险不同,“新职伤”不以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,也不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,而是由平台企业采取按单计费方式,按月订单量申报缴费。以外卖行业为例,“新职伤”可以覆盖到每一个人、每一个订单。即使骑手只送了一单,在工作期间受伤依然可以申请职业伤害保障待遇。
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“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,推进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”。在不久前的全国两会上,许多代表委员为织密新就业群体权益的“保护网”建言献策。
如何填补新就业群体保障领域的空白?这道摆在社会面前的“必答题”,亟待一个切实有效的答案。
“当前做期货配资,传统的社保模式并不能完全适配于新就业形态。”苏州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刘素素表示,由于处于相对灵活却缺乏稳定性的工作状态,且流动性高,新就业群体通常更关注当下收入,因此,需要建立一套具有针对性、且包容度高的保障机制。而且,新就业形态的工作类型也存在较大差异,例如外卖骑手和网络主播,他们的诉求不同,这就需要细分到行业,去谈相应的保障。刘素素认为,“部分灵活就业者没有认识到社保的重要性,所以他们没有视社保缴纳为必需。理想的状态是,在全面推行社保之前,要让新就业群体有得选。”